在施工建设中,常因消防安全意识不够,日常消防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尤其是马上进入夏季,随着气温升高,施工现场火灾隐患随之增多,更易引起火灾。
据统计,截至4月30日,浙江省今年已发生火灾7484起、死亡38人、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
而住建部发布的《关于2017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中也提到,2017年发生的23起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事故中,火灾和爆炸事故2起、死亡7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8.70%和7.78%。
因此,做好施工现场的火灾防控管理十分重要。在实际工程中,应吸取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及火灾防控工作,切实维护施工现场安全。
那在工程建设中,要想有效防控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发生,应注意哪些要点呢?
施工现场火灾防控要点
施工现场应重点整治建设、施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未经许可擅自施工,使用不合规的彩钢板和保温材料,违章动火动焊,现场管理责任不清等突出问题。
施工现场火灾防控措施
施工现场应做好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日常消防安全巡查检查、临时施工用电配电设备、线路敷设等事项检查,其中应重点加强以下4方面的检查。
一、检查合法性
(1)施工总承包、监理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2)是否取得施工许可证明文件;
(3)是否取得公安消防机构出具的消防设计审查证明文件或备案凭证;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和保卫方案是否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备案。
二、检查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
(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项目经理等责任是否明确;
(2)是否制定并组织实施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施工现场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3)施工人员是否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施工工地现场是否挂牌公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消防安全组织机构网络图;
(4)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是否实施监理。
三、检查可燃易燃材料管理
(1)保温材料、安全防护网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2)临时用房应采用A级不燃材料搭建,且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3)可燃易燃材料是否进行及时处理或有效防护,严禁在在施建筑内存放易燃、可燃材料,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
四、检查动火动焊管理
(1)现场动火作业必须执行用火证审批制度并实行严格消防安全管理,电焊、气焊、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动火作业前应清理现场可燃物,并安排专人现场监护,动火作业后应检查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2)严禁施工现场动火、动焊与保温、防水施工等交叉作业;
(3)施工现场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和有损坏的乙炔瓶;
(4)电气设备与可燃、易燃易爆危险品和腐蚀性物品是否进行有效隔离和防护。
此外,住建部也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其中规定,第5.1.3A、5.4.4(1、2、3、4)、5.4.4B、5.5.8、5.5.13、5.5.15、5.5.17、6.2.2、6.7.4A、7.3.1、7.3.5(2、3、4)、8.2.1、8.3.4、8.4.1、10.1.5、10.3.2、11.0.4、11.0.7(2、3、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